开幕式的观后感优秀5篇
大家可以通过写观后感,提升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观后感不仅限于影视作品,也可以适用于艺术展览和戏剧表演,以下是52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开幕式的观后感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开幕式的观后感篇1
前不久,张艺谋打造的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用中国式的文化,震撼了全球观众,因此大家也对冬残奥开闭幕式非常期待。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将正式开幕,据央视新闻消息,冬残奥开闭幕式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今晚将进行演出前的最后一次彩排。
据介绍,2024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十多个场上环节,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北京2024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表示:已经跟冬奥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还是冰雪蓝,而我们是这样的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来,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最能达到的。
张艺谋强调:“我们加班加点把这场开幕式充满感情的这个点突出,也许我们就成功了。”
据悉,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
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突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
让我们的社会形成普遍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气。
冬季残奥会自1976年举行以来,至2018已经举办了12届,参赛运动员总人数接近4000人。比赛项目有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冰上雪橇球、轮椅体育舞蹈等4个大项,每个大项中又包括若干小项。中国2002年首次参加冬季残奥会,当时共派出4名运动员参加了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取得一个第六名的成绩。
冬季残奥会截至2018年已举办过第12届,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有许多受伤的士兵和普通人试图重新参加滑雪活动,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逐渐发展起来。早期的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先驱有奥地利失去双腿的塞普·茨维克纳格,他用假肢从事滑雪运动。
后来滑雪运动器材设计方面出现了革新,例如创造出了使用拐杖的三板滑雪(three-trackskiing)1.1独腿运动员单脚穿一只滑雪板,再使用分别装配有小滑雪板的双拐,这样雪地上便留下了三条痕迹。
这一器材的革命导演了1948年2月奥地利17名残疾人参加的第一次滑雪比赛。广大残疾人滑雪爱好者十分欢迎这项比赛,于是翌年在奥地利的巴德加施泰因(badgastein)举行了首届奥地利3板滑雪锦标赛。
开幕式的观后感篇2
今年的二月对于一些“体迷”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第二十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都灵举行。今天是2月10号,正好是都灵冬奥会的开幕式。作为一个小体迷的我,还不到10点钟,就守在电视机前了。我把节目调到cctv—5,看着主持人对前几届冬奥会的介绍,看着回顾中的杨扬在长野冬奥会中为中国打破奖牌“0”的突破,看着申雪与赵宏博为中国在一次次大赛中取得金牌……我不禁对此…我不禁对此次冬奥会充满了希望。
午夜到了,体育场内的开幕式开始了,而我却注意到了体育场外面也很热闹,没有办法参与开幕式本身,并不等于不能分享那份喜悦。在围聚在隔离栏前的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统一着装的团队,他们来自波兰!
这群波兰人每看到有运动员的车经过就会高喊“波兰、波兰”并唱起旋律感极强的歌曲,配上整齐划一的口哨声,的确是声势夺人。如果看到搭城演员的大巴车,他们又会友好地喊起东道主的名字来。
团队的负责人亚当是个英俊热情的青年,他说他们这个团队有将近50人,都是来自波兰的冰雪运动爱好者,他们要在都灵待到冬奥会结束,好好过一次“冰雪瘾”。
我看着场外新闻,又想想体育馆内,我轻轻吁了一口气,真希望中国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开幕式的观后感篇3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长于华夏。2024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一中国的24节气(立春)!在全球瞩目之下、万众期待之中,北京—冬季奥运会的火炬带着世界的希望点燃了!至此,中国北京将成为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
2024年2月4日,这个使人激动万分的冬夜,让人期盼的冬奥会在人们眼前拉开帘幕。开幕式的一个个细节无不阐释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故事的开篇由二十四节气起笔,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变身为"倒计时器”中国当代气象的动感画面与二十四节气,古诗词相呼应,端庄大气的倒计时环节将古老中国与现代中国传达给了全世界。开幕式上,满目春色将希望、积极、昂扬播撒进了全场。而后一滴中国水墨晕染开来,幻化成黄河之水天上来铺满全场,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犹如李白诗中所述,美的磅礴大气,美的震撼人心。水流凝聚成冰立方,冰五环渐渐从中升起。每个国家的运动员们和着独特的古典乐开始入场!这个冬夜,所有人都看到了富强的中国,美丽的中国。
冬奥会开幕式现场,没有大牌明星,没有专业歌手。只有运动员,还有普普通通各行各业的平凡人。参加演出的大多数都是青年学生,还有很多天真可爱的祖国花朵,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从2008年到2024年,从夏季奥运会到冬季奥运会,中国人追梦的脚步从未停下!最后我想高声宣告:有一种浪漫叫中国,有一种骄傲叫北京冬奥。中国加油!冬奥加油!中国运动员们,加油!
开幕式的观后感篇4
新春佳节,又遇冬奥。大年初四,我和家人一起收看了四年一届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
2月4日恰逢农历立春,浪漫的中国人选在这一天举办24届冬奥会开幕式。美丽的国家体育场灯光绚丽,贵宾云集。时近晚上八点,主会场的电子屏用24节气开始开幕倒计时,经典诗词对应不同节气,绝美的风景从冬的雪花飞舞、秋的五谷丰登、夏的万物茂盛,最后定格在“立春”。
手持荧光棒的队员在舞台上展现了春天生长的'嫩草,慢慢变成了一株蒲公英,而后飞散开来播撒到四方。黄河之水从天空倾泻而下,瞬间遍布场地,凝固成了一个冰立方。时光在冰立方上雕刻,从第一届冬奥会开始,时间变迁,最后定格在2024北京。随着运动员将冰球击向冰立方,“冰雪五环”破冰而出,寓意着世界人民在奥运赛场打破隔阂,相互走进,融为一体。
美丽的焰火照亮鸟巢上空,欢呼的人群惊叹这文明与科技的牵手,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每一幅画面都蕴藏了中国文化,每一个立意都展现了强大的祖国张开臂膀,高唤“一起向未来”。
运动员开始入场,所有观众首先被礼仪高举的雪花状引导牌吸引。首先希腊代表团举旗走入场地,各代表团运动健儿依次纷纷步入会场,此时此刻,好像百鸟归巢,万国来朝的画面。运动员入场完毕,80位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走入舞台,他们脚下出现了人们抗击疫情和奥运健儿努力拼搏的画面,展现了现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飞跃,展现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蜕变。
几名滑冰运动员滑出了中国结,每一道都写有奥运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这简约唯美的开幕式,见证了中国对奥运的重视和参与,也让全世界坚定了对中国的好感。儿童们手拉手唱响了奥运会会歌,引导员把写有各国名称的小雪花拼成了一个“大雪花”,运动员将“飞扬”火炬嵌入雪花台,构成奥运主火炬。这火焰虽小,但燃烧的是那么坚毅,在世界人民的大团结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伟大的奥运精神必将照耀全球。
北京——全球首座双奥之城为世界人民献上了一场冰雪盛宴,各国人民在这里相互交流,增进友谊,享受欢乐。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刻,我的眼睛是湿润的,那颗心脏在激动的跳跃,无法言表的一种兴奋、一种感动、一种骄傲,我想挥舞手臂歌唱祖国,我想冲入会场绕圈狂奔。爸爸说,生在华夏,是我们的幸事,祖国未来的强盛,还要看我们10后的奋斗。
我爱你!中国!加油!少年!
开幕式的观后感篇5
今日立春,北京冬奥会开幕2月4号呼应了第24届奥运会。中国北京成为了全球唯一的“双奥之城”。
在巨大的舞台上有了一群人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根绿色的棍子当做“草”,一阵风吹过,这些草开始摇摆起来……知道我为什么在他们身上加双引号吗?因为这都是用神奇的科技做出来的,而这些仅仅是冰山一角,开幕式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科技,比如运动员手中的火炬天上飘下来的“雪花”等这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
这些开幕式表演不但美丽好看,让人惊讶而且里面还有许多小细节,我就拿开幕式中掉队的小鸽子来说吧!当所有“小鸽子”跑到一块形成一个巨大的爱心时,一只“小鸽子”掉队了,另一只“小鸽子”急忙跑回去拉住“掉队鸽”一起重新返回,这两只和平鸽完美的'讲述了台湾和中国不可分“鸽”。
同祝冰雪梦,一起向未来!祝中国冰雪健儿们表现神勇,大放异彩!